這是一個關于加薪的段子:“你必須給我加薪,!”職員對他的老板說,“現(xiàn)在有三家公司找我呢,。”“是嗎,?”老板問,“是哪三家公司,?”“電力公司,、電話公司,還有煤氣公司,。”年底啦,,這個段子的確很能代表白領們的心聲:物價飛漲,房價太高,,存款縮水,,挺了一年了,加薪來得猛烈些吧.
我有“談加薪”恐懼癥
“加薪,,誰不愿意�,。康鲃诱依习逭劊瑑刃倪真有點恐懼,。”說這話的江曉已經(jīng)擁有了近20年的職場生涯,,卻從來沒有過跟老板主動談加薪的經(jīng)驗!
少說多做,,是她從小就受到的教育,她根深蒂固認為——領導不喜歡提加薪的員工,。在她的工作經(jīng)歷中,,加薪的情況幾乎都是老板主動提出來的。她所經(jīng)歷的公司大都有自己的規(guī)范和考評制度,,只要你干出來,,該給你的就會給你.
江曉曾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,老板很對她胃口,,她工作起來自然非常賣力氣,。一個月有20多天在出差,周末經(jīng)常被工作擠走,,但月薪僅僅是5000元,,付出和報酬嚴重不成比例。江曉私下抱怨過,、糾結過,,甚至也設想過勇敢地敲開老板的門,大聲問老板,,我工作這么辛苦,,難道你看不到嗎?可沖動被慣性和恐懼打敗,,最后只好選擇辭職走人,。
該不該主動提加薪?江曉陷入了一個怪圈:一方面,,工作于她,,最重要的是“我喜歡”和價值感。她不愿意主動談錢,,免得老板誤會她的工作原動力是錢,;但另一方面,她又希望領導看見她的努力,,主動給她漲薪——那時候,,錢代表的是一種被肯定的愉悅感。
事實上,,如江曉般糾結的員工是大多數(shù)白領族的寫照,。據(jù)智聯(lián)招聘的一項年底調查顯示,9成人有強烈的加薪愿望,,并且從工作態(tài)度和表現(xiàn)上來說,,他們覺得自己具備加薪的資格,。但究竟有多少人提出加薪呢?調查結果是:近5成人處于猶豫狀態(tài),,像江曉一樣,,他們一直張不開口;3成人考慮到公司的大環(huán)境,,干脆認為自己加薪無望,;最后,僅有1成人真正跟老板提出了加薪請求,。
這沉默的大多數(shù),,背后各有各的隱衷。“江曉的心態(tài)很典型,,傳統(tǒng)文化使然,。少說多做,上一代人從小就給我們這樣的教育,。另外,,不敢說的最大緣由就是不確定。”從事企業(yè)心理服務多年的咨詢師朱瑪表示:“對老板心態(tài),、個性和反應的不確定,;對自身定位和價值的不確定。我的業(yè)績是否被老板看見,?我是不是有不可替代的經(jīng)驗和技能,?第三點,對適宜時機的不確定,。”沒有足夠的底氣,,即使盤算了N多加薪的理由,常常到了臨門一腳,,還是腿軟了,。
你不說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
如果說江曉是壓抑者,硬生生的把自己的加薪請求“憋”了回去,,70后康曉會則是爆發(fā)者,。
在歐洲某使館工作的康曉會,入職3年來,,一直是“干得好,,一切都會來”的默默實踐者,不間斷地得到上級的口頭贊許,,甚至是不經(jīng)意間的小暗示:姑娘,,繼續(xù)好好干啊,會有好處的�,?禃詴蛄穗u血似地動力無窮,。
她的薪水一直處于萬元以下,每次到了年底,,她都期待上級把她喚到辦公室,,跟她說,你漲薪了,。而現(xiàn)實是,,每次期待都是一場鏡花水月。辛苦付出卻沒有得到相應回報,,再多的口頭贊揚有什么用?康曉會憋了一肚子怨氣,。終于有一天,,她忍無可忍地撲進上級辦公室,一手還偷偷攥著辭職信,。一口氣羅列完自己的加薪請求,,她捂著心跳看上級的反應。
意外的是,,上級笑了:聽你這么說,,我也覺得不給你加薪太不合情理。“從此之后,,我再也不怕提加薪了,。你自己應得的,就該為自己爭取,。”沖破心障的康曉會覺得,,作為一名職場人,自己更成熟了,。
也許你會說,,并非每個人都能有康曉會這樣的好運氣,畢竟外國老板對談薪水這件事還是開明得多啊,。但是,,“你想要啊,?你想要就說啊,,你不說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?”《大話西游》中的這句經(jīng)典臺詞告訴我們,,主動去談,,至少你還有一線希望。
談加薪可以,拿出“干貨”先
如果你跟老板談加薪時有拿得出手的“干貨”,,在開明的老板看來,,這樣的員工更有自信、更值得褒獎,。
林威是上海一家律師事務所的主任,,他所在的事務所有固定的加薪機制,但仍不能避免員工跑來談加薪,。
“薪水是個人能力的體現(xiàn),。”林威說,“往往主動提加薪的人,,都會比較自信,,覺得自己做的比別人高效、優(yōu)秀,,才會給老板拋出這個球,。如果員工的加薪要求比較合理,的確業(yè)績也擺在那里,,沒有理由拒絕他們,。”
很多時候,老板答不答應員工的加薪請求,,考量很簡單:這個人是不是有不可替代的功能,?如果是,舍你其誰,?多花錢也值,。其二,就是評估績效,。如果用5分制評估,,3分代表合格,當你的業(yè)績達到4分或5分,,顯著超出崗位需求時,,才有資格談加薪.
當然,身為老板,,必然會精明地計算人力成本,,相對清晰地判斷一個員工的價值和價格:“如果你的貢獻和你的工資匹配,跟行業(yè)標準也匹配,,老板會知道,,即使不加你工資,你也沒有跳槽的可能性,,加薪要求就可能被擱置,。”
看來,,作好自我評估,把握行業(yè)工資標準,,以及摸清老板的“小九九”,,的確是主動提加薪前必做的功課。
對公司誠意的試探
“NO1,,別指望你的老板主動給你加薪水,;NO2,別相信承諾,,要看兌現(xiàn),。”在一家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做產(chǎn)品總監(jiān)的劉新宇一直把這兩條當作職場準則。他覺得主動爭取職場利益理所應當.
劉新宇曾在一家國企性質的傳媒公司工作過,,在他工作期間,,他的薪水明顯低于同行業(yè)的一般標準。在該公司工作兩年后,,他曾幾次三番拿著工作業(yè)績找上級談加薪,,但每次都被上級以“化骨綿掌”般的方式化解掉了,承諾從未兌現(xiàn),。他終于疲憊不堪地離開了.
“領導逃避加薪可能受種種因素制約。”劉新宇的困惑,,EAP咨詢師朱瑪給出解答,,“很多時候視乎公司薪酬體系的完善程度和盈利狀況。公司若沒有充足預算用在員工的加薪之上,,高管層策略常常是,,不管員工怎么提,想辦法哄過去,;還有一種可能,,老板不喜歡員工主動提加薪。現(xiàn)實的例子很多,,下屬主動提了,,老板對他產(chǎn)生看法,最終員工走人,。”
無論如何,,雖然劉新宇談判失敗,其過程和結果也是一塊試金石,,試探出老板風格,、公司環(huán)境和制度與自己是否相契合,從而綜合其他因素,,決定自己的去留,。這應該不是什么壞事吧.
幽默的談加薪
當你不知該如何跟老板暗示,、明示、甚至談判,、斡旋時,,幽默感總能在緊張兮兮的時刻幫你解圍,讓雙方都有個臺階下,。
29歲的孫一鳴選擇了走人之外的另一條路——不要崩潰,,要幽默。他已經(jīng)在這家私企做了4年,,薪水并沒有跟著工作年限水漲船高,。他跟老板暗示明示都有過,可都被老板以各種理由岔開了,。
末了,,他想了個轍兒,笑呵呵地跟老板拋出了一塊幽默的板磚:“您說吧,,怎么著才能達到您的加薪要求�,。吭俨粷q工資,,我老婆都要跟我離婚啦,。”這下子,輪到老板哈哈笑,,認真說起了他覺得一鳴需要改進的地方,。
“我把老板的要求一一記下,并且及時改進,,把這些成果當成我下次談判的籌碼,。”改進自己的工作后,孫一鳴最終取得了加薪保衛(wèi)戰(zhàn)的勝利,。
溝通第一,,加薪第二,靠實力做籌碼,,用自信來說話,,談得攏是錦上添花,談不攏也并沒什么可失去的,。
年底談加薪技巧
■調整心態(tài)
被動地等待加薪,,就像拿自己當弱勢群體看一樣。你付出,,你就該得到,。薪水是衡量你工作能力的標準之一,一味委曲求全換不來加薪,。
■選擇最恰當?shù)臅r機
真正的聰明人,,往往懂得在最恰當?shù)臅r機提要求,,比如臨危受命時,公司多半會慷慨答應你的小小要求,。
■給老板點暗示
趁輕松時刻,,嘻嘻哈哈中半開玩笑或旁敲側擊地暗示老板你想加薪了。老板心里有了底,,你再正式談加薪,,往往能夠事半功倍。
■別在公開場合提加薪
當著一群同事的面,,跟老板要求加薪,,老板是同意呢?還是不同意呢,?這招只會讓老板下不來臺,。
■業(yè)績才是王道
業(yè)績是你的籌碼,老板平時沒有關注到的你的業(yè)績更是讓你加分的東西,。同時,,提出你的加薪幅度,這就需要你充分了解本行業(yè)的薪酬標準,。不打無準備之仗,。
■衡量老板風格、公司文化
無論你左試探右想轍兒,,主動提加薪就是不合老板的胃口,,公司文化只容得下“只求付出不問收獲”的孺子牛。怎么辦,?綜合考慮,去留自己定奪,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