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爾街大多數(shù)投行,,把員工的職位分別定為十個級別(Band),一般投行大約有50%的員工在10級到8級之間,他們沒有職位,,被稱為Staff(職員)或Non-Officer(非官員),。有的以專業(yè)命名,如助理會計師,、助理分析師,、軟件開發(fā)員等。從7級開始進入中層,,對外可以用名片,,大多以專業(yè)作為Title,前面可以加Senior(資深或高級),,如高級軟件工程師,、高級分析師,高級會計師等,。
從6級開始就是“行政”職務(wù)了,。可以負(fù)責(zé)一個部門,,或者一個項目,,一般的Title是AVP(中文翻譯為“助理副總裁”);第5級是VP(中文譯為“副總裁”),,對外的名片是“VicePresident”,。在華爾街的主流公司里,一般華人(特別是留學(xué)生背景的)到了副總裁一級基本就到頂了,。
再上面的第4級是Principal或Director,,中文可翻譯為“董事”或“合伙人”,是中層中的最高級別,;第3級為高層中的最低級別:MD(Managing Director),,中文大多譯為‘董事總經(jīng)理“。
余下的便是行政級別最高的員工了,,他們分別是總公司和各分公司的CEO,,CFO,CTO,,CIO等,。
那么這十個級別背后,員工的福利又是如何的呢,?
華爾街投行是一個高層次,、高風(fēng)險、高競爭,、高回報的行業(yè),。一個剛?cè)胄械谋究粕〒?dān)任助理或普通分析員職務(wù)),,年薪大約是三萬到五萬美元,有MBA學(xué)歷的標(biāo)準(zhǔn)薪水大約在六萬到十三萬五千美元,。不同的公司,,不同的地區(qū),薪水標(biāo)準(zhǔn)也不同,。剛起步時,,獎金占薪水的10%到50%,然后逐年增加至一到三倍,。最能掙錢的當(dāng)數(shù)投資銀行的股票交易員,。
根據(jù)2006年的統(tǒng)計,華爾街員工的平均年收入是30萬美元,,如果按華爾街最興旺時四十萬員工計,,華爾街每年的薪資超過一千二百億美元,超過了好些國家的GDP,,就更不用提高層們賺到的錢了,。舉高盛的CEO布蘭克費恩來說,他2006年賺了5340萬美元,。
事實上,在華爾街能拿到超過獎金平均數(shù)的,,不是MD(董事經(jīng)理)以上的高管,,就是大牌的交易員、名牌分析師或者基金經(jīng)理,,他們每年的紅包動輒百萬美元,,千萬上億也稀松平常,但這些人還不到華爾街總?cè)藬?shù)的2%,。
對于華爾街98%以上的中低層員工而言,,從表面上看,他們的年收入比其他行業(yè)高出不少,,但他們成年累月每天工作10到12個小時,,周末、節(jié)假日也經(jīng)常加班加點,。按照美國其它行業(yè)加班費是基本工資的2到3倍來計算,,華爾街中低層員工的獎金,只不過是”加班費“而已,。再加上工作壓力巨大(調(diào)查報告顯示,,華爾街工作十年以上的員工,平均壽命縮短五年),,拿獎金根本得不償失,。
綜上所述,,雖然華爾街人平均收入高得可怕,可實際上是2%的人,,獲取了80%的”大餅“,。一旦高管們豪賭失敗,還有”黃金降落傘“護駕,。例如,,美林首席執(zhí)行長奧尼爾,因造成季度虧損20億美元被迫離職,,卻拿到了”黃金降落傘“――1.6億美元,。雷曼公司的首席執(zhí)行長富爾德,將雷曼帶到了破產(chǎn)的境地,,過去8年拿到的薪金和獎金共計4.8億美元,。
如果華爾街這2%的高管確實能給企業(yè)帶來利潤,以酬薪和業(yè)績掛鉤來論事,,他們的高薪酬才算是合理的,。于是,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升級和經(jīng)濟如此不景氣,,全球掀起了限制高管高薪酬的浪潮,。
在北歐那些已經(jīng)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家,企業(yè)高管的酬薪最多不能超過普通員工的5倍,,而由于個人的高所得稅,,他們的稅后收入實際上只有普通員工的一倍而已。
銀行家們的高薪是否順理成章呢,?只要看看全球金融危機使公眾對離譜的高薪感到憤怒,,限制性金融文化正在全球展開,便可略知一二了,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