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0日,國務院公布2013年放假安排,。根據(jù)安排,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3天,,節(jié)后連上8天班,;春節(jié)2月9日至15日放假7天,節(jié)后連上7天班,;中秋假期為9月19日至21日,,國慶節(jié)10月1日至7日,國慶與中秋期間需連上9天班,。全年7個節(jié)假日共放假29天,,剔除周六日假期剩11天。(中國新聞網12月10日)
假期是個好東西,。2013年全年的假期安排,,發(fā)布了。按理說,,對廣大國民而言,,這應該是件非常幸福的事。大長假,、小長假共有7個,,全部加起來共有29天。按理說,,在今年能看到明年的假期安排,,應該是一種幸福。沒日沒夜的工作也算是終于有了一些個階段性的“盼頭”,。“如果冬天來了,,春天還會遠嗎”,廣大市民自然也可以對這些假期進行一下這樣樂觀主義的理解——這個假期結束了,,下個假期還會遠嗎,?
可是,,對于眾多國人而言,假期卻非常像兩個物件:一是,,非常像“畫餅”——只能在意念中充饑,,無法真正滿足自己的休閑欲望;二是非常像雞肋,,食之無味,,棄之可惜。原因是什么,?相信不少人會有異口同聲的答案:我國假期的質量太差,,假期根本不能讓人滿足出行游玩的樂趣欲望,相反,,假期還代表了種種受罪,。比如說,看不到風景,,只能看人頭,,對于孩子而言,是只能看屁股,;比如說,,每逢假期,景區(qū)的所有消費品價格都會上漲,;再比如說,,堵車嚴重,還易發(fā)生車禍……
尤其是在“重大節(jié)日高速免費”政策實施之后,,假期幾乎等同于夢魘,。剛剛過去的“十一黃金周”,讓許多人不堪回首,,就連宅在家里的“宅男”“宅女”都有些“不寒而栗”,。垃圾遍地、高速堵車,、車禍井噴,、華山掄刀、天價米飯,、門票價格報復性上揚,、景區(qū)限客……有此痛苦的經歷,再來期望明年的29天假期,,難免憂心重重,,幸福感也不會有多少期待。
這些所有,,有人稱之為“中國式假期”,。雖然也有人表示,,將所有的問題都“泛中國式”,是對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”原則的回避,,但是,,通過橫向和縱向的比較,我們的假期確實是“中國式”的,。2011年12月13日,,全球知名的人力資源咨詢公司美世發(fā)布的《全球雇員應享假期》報告。根據(jù)統(tǒng)計,,中國雇員的假期數(shù)量排在62個國家里的59名,,數(shù)量相比于第1名英國雇員的36天假期,足足少了半個月,。因為假期過少也過于集中,,出門旅游在黃金周就變成了最火熱的剛性需求,繼而機票,、門票都見勢漲價,,國人出行的性價比大打折扣。
綜合看來,,至少有以下幾個特點:一是,,假期數(shù)量少,,這29天假期之中,,剔除周末,實際上只有11天假期,;二是,,過于集中,全國人都基本指望這29天過休閑的日子了,;三是,,成本太高,質量太差,,假期集中本身沒有問題,,但在人口第一大國中搞集中放假,假期的質量就必然會大打折扣,;四是,,我國旅游景區(qū)本身的服務質量非常之低,而且多以圈錢為目的,。緊跟“中國式假期”一同出現(xiàn)的是“中國假期式受罪”,。
假期的數(shù)量和質量,是一種國民福利,,能夠影響國民的幸福指數(shù),。在“帶薪休假”制度未能落實到位的情況下,,如此大規(guī)模的集中放假模式,確實值得商榷,。但是,,更要命的是,對于眾多私企職工而言,,如果不是國務院辦公廳的這種集中放假模式,,恐怕連基本的29天假期也是一種奢望。此語境下,,所謂“休閑社會”恐怕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烏托邦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