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年前一個周六早晨,,我家中電話突然響起,。電話另一頭是我的下屬,,她不斷地哭泣,,近乎歇斯底里地念著,,“你一定要把我Fire掉!你一定要把我Fire掉..”
這位人資經理當時正進行組織精簡作業(yè),。當她匯整好裁員名單,,準備把這份資料透過E-mail寄給律師檢視時,卻犯了一個恐怖的錯誤:由于律師正巧跟某位員工同名同姓,,她一時手誤,,便把這份高度機密的數據,寄給了這名員工,。
“好,,你先深呼吸……第一步,我們得先找出這名員工到底是誰,,”每個人都有過這種害怕,、驚慌到想吐的經驗。我忍住陣陣翻涌的惡心感,,一邊安慰她,,一面思考補救方法。
我們發(fā)現,,這名員工是工廠的晚班作業(yè)員,,即將在1小時后上工。我們立刻聯(lián)系他的主管,,但等雙方終于在工廠里見上面時,,已經超過了這名員工的上班時間。
換言之,,他可能已經看過了那封電子郵件,。盡管如此,我們仍硬著頭皮去找那位員工懇談,。聽過我們的來意之后,,他竟笑了起來,“當我看到那封信件的標題時,,就知道那一定不是給我的,。所以就直接把它刪除了。你們可以去我的信箱垃圾桶找,。”第一,,多數員工都愿意做對的事,、都值得被信任,就像這位沒有看信的員工一樣,;第二,,沒有無法彌補的錯誤,。但當你說出實話的那一刻,才是彌補的開始,。所以,,我并沒有開除這名誤寄信件的員工。
《絕對誠實》這本書里有個說法,,叫“射殺使者”,意思是說,,當員工告訴主管實話時,,主管若對他們大吼大叫、認為他們制造麻煩,;久而久之,,人們就不再愿意說實話。等到主管自己發(fā)現時,,問題可能早已經大到無法收拾,。希望員工愿意說真話,,主管必須在各種會議場合,,不斷、不斷,、不斷透過溝通,來展現希望聽到實話的渴望,;同時透過分享案例,,用行動向同事證明,那些愿意坦白無心之過的人,,一定是安全的,,不會遭受懲罰。所以當我犯錯時,,即使主管可能不會察覺,,我還是會主動向他坦承,并把這個經驗告訴同事,,讓他們明白:犯了錯,,只要說出來、修正就好了,。人都會犯錯,,但最糟糕的是,你試圖掩蓋它,。幾年前,,有名員工被主管要求做一件游走法律邊緣的事,。盡管心里覺得怪怪的,但由于擔心會因此遭受懲處,,她并沒有向任何人提起,。事情就這么過了6年,她的主管也離職了,。我加入公司后,,開始不斷在各種會議、場合強調“誠實溝通”,,執(zhí)行長也認同這個觀點,。當員工發(fā)現數字高階主管都認同某種價值時,而且言行一致時,,他們就會產生信任,,并逐漸形成新的文化。在這種氛圍下,,這名員工對我說出了困擾她多年的疑慮,。“全盤托出錯誤”是件冒險的事,但如果希望大家都這么做,,主管必須藉由機會教育讓所有人知道,,“據實以告”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。我明白她并非故意,,公司也有彌補的機會,,所以我們更正了錯誤,也保證她在博通的升遷不會因此受到影響,。
組織里的誠實,說的是“反對與承諾”,。人人都可以表達不同意見,,但達成共識后就要遵守承諾,不得陽奉陰違,。“誠實”的文化為何這么重要,?因為它是雇傭關系的基礎,員工都希望能夠信任公司和主管,,尤其是與自己職涯發(fā)展相關的問題上,。每個公司都希望能留住人才,而主管最重要的任務之一,,就是讓員工知道,,公司很重視他們。如果員工了解自己的價值、了解自己的工作對公司的貢獻,,并能夠被公平對待,,通常就會愿意留在團隊中。但如果主管平時都不給回饋,,直到得知員工有別的工作機會,,才恍然大悟說,“啊,,你非常重要,!”員工會覺得你缺乏誠信,就算他暫時留下來了,,也無法長久,。為了避免遺憾發(fā)生,我會定期跟員工坐下來聊聊,,問對方“你下一步想做什么,?”“對你而言,什么是重要的,?”如果員工告訴我,,“我想離職”或“我不確定未來能做什么”,那時候應該還有轉圜的余地,。很多時候,,員工離職并不是單純對薪資職位不滿,有時候只是誤會,,主管以為已經溝通得很清楚,,但其實不然。可能是因為文化差異,,亞洲員工比較不會主動跟主管討論自己的職涯計劃,。當他們說要離職時,通常就是真的要走了,。所以提醒亞洲主管,多用私下對談,、問些感覺上的問題,,像是“你開心嗎?”或“工作順利嗎,?”引導員工說出感受,。主管要以同理心,不傲慢,、不假設,,很專心地聆聽,才會贏得員工信任,發(fā)覺那些“沒說出口的事”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