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曾經(jīng)與某建材超市采購人員進行過進場合作談判,。筆者所處的是廚房衛(wèi)浴電器制造企業(yè),,而該建材超市廚房電器與衛(wèi)浴電器分屬不同的采購人員負責,所以,,要與不同的采購人員打交道,。此次談判原本并非由筆者負責,由于公司內部人員分工變動而臨時接手,。
與對方廚房電器采購人員,、衛(wèi)浴電器采購人員見面洽談了兩次之后,筆者才發(fā)現(xiàn),由于前一位同事對公司產品扣點以及進場費的行情不清楚,,所以談判出來的廚房電器扣點與進場費之高遠遠出乎意料,。而在廚房電器談判已經(jīng)基本敲定的情形下,筆者再想在衛(wèi)浴電器采購上降低點位與進場費,,非常困難,,一切言語與技巧都顯得蒼白無力,因為對方是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,。
由此事例可見,,商務談判中的第一次出牌,也可稱之為“下錨”,,是十分重要的,,成為自己與對方談判的基礎。那么談判中該如何“下錨”,?
方式一:硬出牌
談判中第一次出牌采取硬出牌,,就是直接提出我方所想要的東西,主要的目的是操縱對方期待,,也可以根據(jù)實際情況,,預留讓步空間。
兒子:爸爸,,今天晚上同學過生日,,我要晚點回來。
爸爸:晚點回來,?什么時候回來,?
兒子:要凌晨兩點鐘。(此處下錨)
爸爸:兩點鐘,?不可能,,平時家里都是10點鐘關門。
兒子:但是這位同學是非常要好的朋友,。
爸爸:再要好也不行,,必須12點回來。
其實兒子是想晚上12點回來,,他提出兩點鐘,,父親當然不同意,要求他12點回來,,正好符合他的要求,。如果兒子直接要求12點回來,得到的結果肯定是11點甚至10點就得回來,。所以,,采取硬出牌,,提出自己想要的結果,還要根據(jù)實際情況,,預留讓步空間,。
硬出牌一般情況下提出的是比較高的要求,,所謂大題大做,,也可以在小問題上小題大做,不管是何種方式,,都達到了抬升自己要求的目的,,拖延了談判的進程,從而給對方造成一種印象:硬石頭一塊,,不是那么容易拿下來的,。如此一來,對方在談判中的期待會隨之降低,,達成協(xié)議的概率就比較大,。
方式二:軟出牌
軟出牌的意思是,提出我方認為對方會接受的要求,,采取這種“下錨”方式一定要事先了解到對方的心理接受區(qū)間在什么地方,,也可以根據(jù)對方的反應來判斷。軟出牌的判斷要點有兩個:第一是出牌試探,,第二是根據(jù)經(jīng)驗判斷,。以下是一位采購與銷售之間的對話案例,A:采購,,B:銷售,。
A:貴公司提供這批玩具車單價多少錢?
B仔細琢磨一下說:這個100元錢,。(提出認為對方會接受的要求,,并且觀察對方反應)
A:哦,還行,,不是太貴,。(對方接受,表明還可以接受更高價錢)
B:對啊,,這是因為近期公司促銷打折,,所以價格比較適中,但是這批玩具車不是自動的,,你可以看看這一批,,自動的玩具車。
A拿起來看看,,問:多少錢,?
B試探性地說:也不是太貴,,150元一臺。
A:噢,。(此處知道了采購人的心理底線)
B:對啊,,一分錢,一分貨,,您看看這批自動玩具車,,很受市場歡迎,如果加一個包裝,,就可以賣更高的價錢,。
A:可以啊。
B:您還可以看看這個玩具車,,可以充電,,節(jié)省電池費用,循環(huán)多次利用,。
A:好的,,這個更好一點,多少錢,?
B:價錢也不高,,你想想玩具車可以使用一年,要用20多節(jié)電池,,差不多100多元了,。這個玩具車可以多次充電使用,才賣200元,。
A:好吧,,就要這個能充電的吧。
當我們軟出牌的時候,,一定要觀察對方的反應,,看看對方對我們所提出的條件是否感興趣。用不同的牌去試探對方的喜好與反應后,,你可以進行第二輪出牌,。
方式三:客觀出牌
客觀出牌,就是按照客觀事實基礎進行出牌,,提出有客觀原則支持的要求,。比如在許多名牌專賣店里,都是明碼實價,,不還價,,剛開始可能消費者不接受不能講價的商品,但是到后來,,大家都接受了這個客觀事實,。
客觀出牌時,,一定要找到足夠的客觀事實來支撐自己的“下錨”,也就是要對外部環(huán)境,、內部資源做了解,,找到支撐自己觀點的“柱子”。這樣的“支撐柱”可以是經(jīng)驗,,可以是公司規(guī)定,,可以是法律法規(guī),可以是客觀的比較等,,反正一定要能提供客觀出牌的充足理由,。
B:這件宋朝花瓶多少錢,?
A:您是行家了,,您出個價吧。如果和我想賣的價錢接近,,表明我們兩個收藏者有緣份,,那就好談;如果與我想賣的價錢相差太遠,,那就另當別議吧,。
買方此時該不該出牌?該如何出牌,?此時此刻,,需要客觀出牌。
B:根據(jù)我個人收藏方面的財務狀況,,加上現(xiàn)在宋朝花瓶的市場行情,,再依據(jù)評鑒師給我的建議,我認為1萬元,。如果您能指出更多物有所值的地方,,我也可以考慮增加預算。
B在這里的出牌就是客觀出牌,,提出依托客觀事實的意見,,就是“堅定的彈性”。堅定在于有支撐依據(jù),,彈性在于還可以商量,。
無論賣方還是買方,談判中如何“下錨”是沒有硬性要求的,,關鍵在于你有沒有客觀依據(jù),。如果你有客觀依據(jù),你的要求就是水到渠成的,;如果沒有客觀依據(jù),,你的要求就是沙灘上的高樓,,很容易倒塌。
�,。ㄔ瓨祟}:談判中如何“下錨”,?)